三度空間的思考邏輯 王枝財2006/10
壹:風險的特性與管理新認知
宇宙浩瀚,空間無限,時間長遠,萬物生靈成長綿延不斷,大自然變化奇妙非常,卻有一定的規律與循環。季節(時間)循環、經濟(景氣)循環、因果(報應)循環,三大循環為天理運行之道也,人類生活其中息息相關,時代也因追求文明進步,各種管理理論因應而生。
我們要研究風險管理,不能只憑個人主觀喜好來判斷,也不可侷限於是非、對錯或利害輸贏兩極的評估,因為;人類群體生活當中,關係著歷史背景的演變,區域國家與社會制度的約束,經濟產業與環境的變遷,又因生命短暫資源有限,只顧個人的看法與立場,會因靜態與短見很難有客觀長遠的打算,偏重個人主義私利競爭,常忽略社會公益、總體分配與市場動態的考量,抱持這樣的生活態度與投資理財,對國家社會無益,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困擾與麻煩,所謂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。個人針對風險的研究發現,風險有七大特性:
(1)風險就是隨時隨地會發生,在我們身上或週遭的不利問題。
(2)問題的發生,有來自於外在環境的突變,以及本身不足的認知與錯誤的決擇。
(3)不利的問題,包括生命健康的傷害或財產名譽的損失。
(4)風險因子是廣泛又複雜的,不是單純靜態的管理事項。
(5)我們無法逃避或拒絕風險,但可以學習預防、降低或分散災害的影響。
(6)消極無為也有風險,它是複雜動態的評估管理課程。
(7)風險會因不同年代、區域、行業、年齡層與個性而產生不同的風險型態。
人生在不斷成長學習中作選擇,即使是高科技資訊的年代,知識經濟管理發達的當下,大家再多的努力,還是有很多的困擾痛苦,無法杜絕社會賭詐騙的盛行,連大學教授都被騙,防止公司掏空與官員貪污的翻新,新問題還不斷發生,總統位高權重,高喊薪水減半愛台灣,卻發現有系統計畫的貪污洗錢弊端,最民主頂尖管理的美國,發生有名的恩隆掏空案。都因為人性的貪婪,有內在的情緒困擾與外在的競爭壓力,國際環境、市場情境與個人心境隨時都在變,也因此;特別的提出「三度空間的新思維」,投資計畫評估要重視「三角均衡規劃」,強調動態風險要發揮「整合管理效益」。除了經營投資財務風險之外,更廣泛有:
環境認知風險~有時間季節循環,宇宙浩瀚變化無窮,我們只有20%的時代認知。
市場競爭風險~有經濟景氣循環,經營管理老生常談,法條規定一大堆各自解釋,專業有盲點、計畫欠周詳,協調共識不簡單,整合效益最困難。
時間選擇風險~有因果報應循環,資源有限生命短暫,茫茫人生路中,江山易改本性難移,七情六慾競爭選擇難,生老病死與時間決定很痛苦。
貳:三度空間的探討
我們以三度空間的思維探討大自然,就是『空間、時間與生命』的互動考量,有關空間部分;要探討宇宙浩瀚無際而有無極的想像,以『無極之體為太極』來定位宇宙渾然一體。認定“一”為太極、為道、為體或生命。太極生兩儀分陰陽,由點而線定出生物的動、性與方向,兩儀生四像、四像生八卦,由線延伸到面再產生形狀比較,多面結合為體而有互動與變化。時間方面;貫穿著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關於宇宙運行變化與生靈萬物的延續,在不斷的追求進化與創新下,歷史記載人類活動資料、文化經驗與演變的過程。至於生命;因人類有思想文化而為萬物之靈,人類活動行為產生的社會經濟,就是風險管理研究的重心。
天有理,浩瀚太極天體運行是為道也,九大行星以日月分陰陽,季節有時序日夜分明,大自然三寶『陽光、空氣、水』的互動變化中,常感天有不測之風雲,春夏秋冬一年二十四節氣,有一定的季節(時間)循環。
地有形,地是指地球星座,地有山水與萬物,山分高低大小,水有曲折長短,三字經書中;『曰南北、曰西東、此四方、應乎中、曰火水、木金土、此五行、本乎數、十干者、甲至癸、十二支、子至亥』,不同區域型態與氣候環境,提供萬物生靈集結生活之資源與處所。
人有性,生物者具有體質、能量與生命,人有思想文化稱萬物之靈,分男女是群體生活動物,追求七情六慾與食衣住行育樂的本能,人類有語言文字數理,記載歷史的資料與經驗,天文、地理、科學、文明、豐富經濟民生,也因資源有限人生短暫,有個人與產業的競爭排擠,產品替代與信仰習俗的改變,四維八德『禮義廉恥、忠孝仁愛信義和平』生活倫理規範,『三鋼者、君臣義、父子親、夫婦順』建立社會結構與國家制度。
建構「三度空間的思考邏輯」為風險研究架構,來倡導動態風險管理新知,以經濟理論效益管理為基礎,價值工程規劃為應用,配合人性心理的整合評估,引用二八法則金字塔理論,及孫子兵法與決策樹理論,探討「空間、時間與生命」外,強調「環境制度、情境市場、心境需求」為研究的三大主軸,結合相關項目完成「整合管理效益晶片」。提出各領域類別六大觀點:「天、地、人」宇宙觀,凡事要有天時、地利與人和的大局觀,重視各種變化與循環為評估抉擇的考量。「你、我、他」社會觀,生命的成長過程中,我們的主觀意識與行為能力,會因個性角色、職務立場與利害關係,有些看法、想法或作法會有不同爭議,言談應對要理性尊重他人,才能客觀分析消弭兩極化。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」時間觀,時間是人類延續計算工具,記載不同時代進化的背景文化,以及各區域環境生活習俗,提供人類求新求變的研究史料,人生短暫物競天擇,沒有掌握時效,將會落後或被潮流淘汰淹沒。「政府、產業、人民」決策觀,民主自由開放的時代,ㄧ切講究創新競爭效率,政府有公權力執行政策與管理服務,產業依人民的生活需求,提供各式各樣的商業服務,人民工作繳稅,要求公平競爭與保障生命財產,政府拼經濟是誤導的觀念,是要建立合理制度公平執法的環境,政策的定訂要為產業人民著想,預算的執行要發揮整合規劃效益。「條件、機率、報酬」風險觀,是我們日常生活取捨選擇的學問,機率、期望值的評估與機會成本的考量,風險理論管理方法主要的研習課題。最後「財富、時間、健康」均衡觀,說明個人與社會結構層次的分工互動,角色扮演、工作競爭與生活壓力感受,人生價值觀與生活態度的藝術,講究中庸之道與均衡之美。綜合三度空間思維,又分外三維及內三維,外三維是外在環境總體面的趨勢評估,內三維是個人條件與資源的優劣考量,分析資訊動態變化產生風險的影響,及早作好預測、預防與預備的工作。
叁:結語
三度空間的思考邏輯,就是透過「制度環境、市場情境、個人心境」三大主軸整合研究,加強環境與市場的動態情境認知,利用簡易圖表做教育學習,啟發
思考邏輯建立架構分析,充分配合個人的條件、需求、專業與能力,來面對生活問題自我規劃人生,經由案例分享經驗傳承,建立專業的規劃架構與評估模式,對資訊與現象做理性客觀的分析,達到有效判斷決定,降低風險的管理目的。
學術研究缺乏宇宙社會認知,如同坐井窺天,容易斷章取義以偏概全,沒有時間決策觀念,將會混淆時序誤導視聽,不分區域年代亂套用理論,是不負責任的研究報告,忽略動態風險均衡概念,很難提出面面俱到的規劃考量,專家會有盲點、計畫欠缺周詳,都將影響決策取捨再生風險。因此;本書針對風險研究,特別提出「三度空間的新思維」與「整合管理效益」,透過社會問題作實務專案研究與理論驗證。
建構正確思考邏輯學習,倡導動態風險管理新知,更能增強我們的自信心,及早自我規劃人生而立於不敗之地。當你掌握市場趨勢脈動,投資有方向,將會創造無限的財富商機!工作有目標,懂得人與人的互動與關懷,會得到更多的友誼!關心解決社會問題,將得到群眾民意的愛戴!同時反過頭來欣賞,環境有變化與規律之美,情境趨勢有軌道均衡之美,心境調適達理性平和之美,生活品味自然會提升!當我們都懂得欣賞與回饋,個人會順心如意更健康,國家社會也將安和樂利更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