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子之日~享受孤獨 王枝財2009/04/04
退休的感受
生日是與家人朋友共度溫馨歡樂的時光,不管小孩或大人都有一樣的期待,中國習俗六十歲為大壽。退休後當然少了單位的慶祝,本來想安排兩桌,請弟妹與同學聚一聚,怕被邀者送禮而作罷,此時;更不方便找老同事熱鬧。高中同學於新年聚餐,就有禮貌性的祝賀,三月二十二日軍校同學娶媳婦,適逢農曆生日前夕,大夥們想續攤,又找個餐廳唱歌聊天,順便叫個蛋糕共享,看在別人眼裡,退休無官沒事幹,還風雲際會交際應酬忙,何來孤獨之有?
溝通少默契缺
家裡說好國曆四月四日當天慶祝,女兒特別表達,要花一萬多元幫我換電腦主機,當作生日禮物,用心捨得真是貼心,不過近來,家裡壟罩一片低氣壓,太太默默做事不吭氣,孩子只顧遊戲不在意,個人趕資料作社會教育,又忙成立風險管理顧問社的籌劃,大家各忙各的有點冷漠疏離,年紀大了考慮多一些,做事猶疑不決,幾次拿著資料找孩子討論,希望能夠共同參與分享,都被莫不關心的給拒絕。
四月一日對著女兒說:「換電腦的用心感激你,不過爸爸更需要的是,能分享我的計畫作品」。女兒卻回答「假如不要就算啦」!一時令我生起氣來,好啦!都不用啦!也許她趕著要出門,沒聽懂我的意思,或以為我誤會她的心意,接著又說:「您都以為沒人關心,前一陣子頭暈,媽媽趕緊跟哥哥送您去榮總急診,都陪著您忙到凌晨四點多,不是嗎?」,一下子很難解釋,而令他含淚出門,何來的一肚子氣?也不該將向她爆發,假如她能冷靜體會的話,這場不愉快將變為溫馨的對話,問題就是少了溝通,缺乏互動與欣賞默契。
過分要求增煩惱
一家四口其實還滿安慰的,內人個性保守節省持家,自己外向好客事情多,夫妻個性不同是互補,天作之合本是福,卻不能欣賞他人之長,經常要求對方改其短,不是不關心沒有愛,是過多要求惹的禍,常把個性差異當藉口,很難相處做爭吵理由,這是中年危機的象徵?兒子二十七歲大學畢業,本性溫和無爭,去年辭掉工作又沒女朋友,當了八個多月的宅男,想互動經常碰軟釘子,女兒二十六歲資訊工程碩士,一畢業,就擔任華碩軟體設計工程師,個性好強做事有計畫,唯一擔心是工作壓力,自由家庭少管束,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心,假如女兒能多注意細節與整理,說話應對能圓融表達,希望兒子能夠堅強有自信,將更成熟健康,難道這點小小期望過分嗎?希望兒女聽簡報錯了嗎?也許是代溝角色對立?或是表達的態度與溝通問題?頓時,煩悶四起心情難過孤寂。
矛盾心情享受孤獨
頸椎壓迫到神經,經常要到榮總拉脖子,常有頭暈不舒服感覺,年紀大了心情煩悶,幸好自己正在編輯,風險養生的社會教育課程,大談「身心靈」均衡健康發展,養生套餐六大療法,不應該自己轉不出來吧?於是套用「運動音樂補助療法」,獨自到卡拉OK唱歌紓解,談天說唱平靜許多,深呼吸調息療法後舒服些,夜晚十一點多離開,回家走了半個鐘頭路,家人看電視打電玩都還沒睡,冷漠不在乎芝麻大的事又浮現,矛盾自問:「小孩都不在乎啦!退休的人還忙甚麼?家庭都處不好,還做甚麼社會教育?」不愉快又上心頭,乾脆躺下來冷靜調息,想到自己簡報提到「想開!看開!放開,心無罣礙!」,於是決定生日要閉關三天,帶些資料去寺廟整理可靜靜的享受孤獨,突感柳暗花明又一春!心情舒暢開朗,不知不覺中睡著了。
隔天,電話聯絡北投寺廟住持,表達「六十大壽享受孤獨」計畫,住持回答:「很抱歉!正巧要去台南無法招待」。生日早上女兒問說:「今天出去嗎?請您吃飯,別生氣啦」,我回答:「謝謝!不用啦!」,好像沒答應又不拒絕,全家都不知後續該如何?簡報結語另一句話「想通!溝通!變通,萬事圓融!」,對善於交際應酬的人來說,應該是駕輕就熟的功夫,然而;我還是選擇享受孤獨,四點多出去影印文件,接著五點去運動跑步,回來洗個澡已經七點多啦!獨自盛飯吃晚餐,正式宣告謝絕慶祝,飯後躺了一下,夜晚九點再度外出,家人會以為有約享受去啦!此時;沒打電話聯絡朋友,也不往熟的店跑,沿著捷運走著,想去85°C吃個蛋糕自己慶祝,卻遇上客滿沒位子,繞一圈到長堤,叫了一杯咖啡喝,十一點打烊得走人,走到榮光公園呆坐,半個鐘頭才回家。沒有蛋糕獨自夜遊,這樣度過六十歲生日。啊!朋友一大堆知道一定會笑,家人曉得不知如何感想?這是自己的堅持與選擇,整晚孤單心情安然,增添不同的回憶靈感,應算是另種收穫享受吧?
年輕不知愁滋味,自由習慣了,誰也不管誰,年老擔心子不陪,不聞不問會出軌,關心幾句怕得罪,社會變遷時代情結,他人的困難好辦,自己的問題難纏,養兒育女是責任,生活相處難該怪誰?因此;要社會教育風險管理,期望大家都往正面去想,平常互相關心問安,我們的心將會更寬廣自然,遇到瓶頸或困難,變個方向轉個彎思考,溝通要即時方法可改變,跳脫仇恨情懷,千萬別把缺點放大,一切都很美好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