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金剛經文句新解     夜研班:王枝財(傳向) 2017/04

    佛經記載,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為何金剛經中云:『若人言,如來有所說法,即為謗佛?』

  • 緣說明

           解析前先要了解,佛法的精神津要與講金剛經的因緣。天地無常、緣起性空、因果報應、苦空無我,是佛法的教理主張。因為;凡人的習性貪瞋癡慢疑,顛倒夢想執迷不悟,陷入痛苦煩惱,累劫六道輪迴難超生。慈悲廣度眾生,因才施教,因病給藥,開設八萬四千法門,分五時八教說法四十九年,先教二乘後說大乘法門,最終目的要解脫生死,出離六道三界,應機說金剛經,金剛經有不可思議,不可稱量,無邊功德,如來為發大乘者說,為發最上乘者說。由此可知;聽法者不是一般凡夫,也非聲聞或緣覺,皆是修菩薩行者,經文內涵是大乘法門,所謂的「究竟出世法門」。

  • 邏輯事理分析

           一切名字色法皆有理事之分,理者,道理規範共識也,事者,執行方法經驗效率也,但凡談理必窮根源,作事必問根由。因此;要作環境、情境與心境的探討,配合角色立場事理分析,知見正確思維才不會偏離,邏輯清楚而能分析。

依佛陀說法時間環境分為五時,教導方式情境區分為八教, 五時1.華嚴時。2.阿含時。3.方等時。4.般若時。5.法華涅槃時。華嚴初成三七日,阿含十二方等八,般若時二十二年,法華涅槃共八載。阿含與方等是小乘佛法的基礎教育,大乘般若二十二年。依教義及施教形式,設「化儀四教」採頓、漸、秘密、不定四種方式說法,「化法四教」分為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法門。事實如此,為何金剛經會出現若人言,如來有所說法,即為謗佛?

           讓我們從理上來推思,說法有時間、對象、法門之別,聽法者也有凡夫、小乘、大乘之分。當然情境與心境的感應都會不一樣。金剛經是般若大乘經典,是究竟出世法門,為菩薩而說,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,若有色、若無色、若有想、若無想、若非有想、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何以故?一切眾生,即非眾生,一切相皆是虛幻。須菩提,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。應離一切相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自利利他而行。無有定法,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亦無有定法,如來可說,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,不可說。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,而有差別。前是破相不著相,接著要破法不執法,萬法由心生,非法非非法,無有定法!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。 菩薩所作福德,不應貪著,是故說不受福德!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,行於布施! 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,菩薩應如是布施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菩薩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 眾生本俱佛性,聽經聞法之後,需靠自悟精進自修自證!而非佛度或菩薩度。如來常說,汝等比丘,知我說法,如筏喻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佛言:不能解我所說故,說法者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。通達無我法者,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。因此說;都已經修菩薩了,還執著如來有所說法,是很嚴重不受教的,如同謗佛一般。所以特別強調,金剛經四句偈: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

  • 結語

           凡夫住於六塵世間,執著於名字色相的真有,陷入十八界煩惱河,生死苦海中,要離苦得樂,要修一心三觀。小乗了知身相幻滅,偏執空義勤修了生死出三界,因此;所有導正凡夫顛倒夢想,教化二乘去小向大,所用的言說經典,都是佛法的方便法門。大乘菩薩應修空觀,契悟中道實相,證道空生妙有,『歸家罷問程,到岸不需舟。』又「人空法空空亦空,無我無相無有無,言語道斷義難表,心行處斷悟菩提。」最能圓解『若人言,如來有所說法,即為謗佛?』如來所說佛法,非佛法,是名佛法,佛陀為眾生開示的法門,於世間稱為佛法,修大乘菩薩行者,應該有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,而不執著有佛法,無色相我法修空觀,這就是金剛智慧不二道解脫法!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敬請指教!傳向合十2017/04/10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金剛經文句新解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王爺 的頭像
    王爺

    財神俱樂部

    王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